跨域共學模式創新:南港美學論壇的跨越與躍升

「南港美學論壇」自民國100年起開始,每年持續辦理,從最初以繪畫、書法課程為主的交流分享,依序融合音樂藝術、表演藝術的匯流,開啟了南港社大藝術美學學群的成長歷程,歷經12屆的舉辦與蛻變,藉著藝術美學課程教師的投入,及透過融入式教學的過程,讓南港社大成了一塊培育美學種子的肥沃土地,亦讓藝術美學課程發展出多元豐富的面貌。

回顧發展歷程,南港美學論壇從第一屆至第三屆純粹以視覺藝術的課群為主;至第四屆融合視覺藝術創作作品發表與聽覺藝術的演奏交流,開啟了美術與音樂的對話,第五屆融合校際美術類課程交流,成功的踏出了跨校美術類課程共學的先河,第六屆融合與環境學群共學,辦理南港大坑溪畔邊的美學論壇,開啟了跨領域共學的典範;第七至九屆則將歷年來辦理美學論壇的實踐與成果,透過跨領域共學活動、研討會、工作坊等多元形式辦理,分別與新北市淡水社大、新竹市科學城社大及宜蘭羅東社大交流共學,分享不同視角的創作經驗;第十至十二屆則在COVID-19疫情影響下,藉由線上、線下併行推動社區美學的共構,持續對話,集思廣益,訂定出疫情時代美學教育的發展策略與未來推廣的新思維。

綜觀歷年來的推動,論壇開啟了南港社大藝術美學課群的成長步程,經歷「學群建構」、「連結拓展」、「多元視角」及「虛實併行」四個階段的跨越與躍升,讓藝術美學學群成為社大的主流與特色學群,期間透過每一屆南港美學論壇的辦理,讓「主題式共學設計」更融入課程的推廣模式,進而成為南港社大的特色與招牌。

學群建構-社區美學教育的深耕

階段一 (100-102年):南港美學論壇從民國100年開始持續辦理,第一屆至第三屆主要係以美術工藝類的課群共學為旨,藉由社大美學教師透過融入式教學過程,將南港在地的「美」用「畫」來呈現與紀錄,目的在期發展藝術美學學群,深耕社區美學教育。

《第一屆南港美學論壇:南港之美》

100年度第一屆南港美學論壇,集合社大的繪畫教師與行政人員,辦理「在二十一世紀寫生-對話錄藝術論壇」與「社區美學藝術論壇-從台灣畫透透談南港寫生之美」兩場在地美學之藝術論壇,同時舉辦「南港故事館-在故事與綠意的轉角」攝影比賽,共同紀錄南港美麗的自然生態與人文樣貌,為社大繪畫課程的前景與南港豐盛的人文自然生態,做了美麗的註解。

《第二屆南港美學論壇:南港之美‧當畫家遇到畫家》

101年度依循前一年舉辦論壇的基礎,結合台北寫生畫會、南港社大美學學群-繪畫、書法等班級教師及學員,從作品、創作經驗、學習心得與教學經驗等方面,論述南港的自然人文之美;再為南港這塊土地,刻畫出更深的足跡。

《第三屆南港美學論壇:真愛相隨‧社區美學的深耕》

102年度為延續、強化社區生命力、社會力與文化力的廣度與深度,舉辦「第三屆南港美學論壇暨社區美學學術研討會」,以社大藝術學群的教師與學員為主,發表創作作品與報告,透過教師教學的互動交流分享,認知終身學習的真諦,達到提升公民美學素養的目標。

連結拓展-為社區美學注入更多樣的元素

階段二 (103-105年):「連結」與「融合」是本階段的特色,第四屆嘗試融合視覺藝術創作與聽覺藝術展演,開啟美術與音樂的對話;第五屆嘗試連結跨市五校美術類課程設計思維,藉由課群共學翻轉對藝術創作的想像;第六屆則嘗試連結藝術與環境學群共學,辦理南港大坑溪畔邊的美學論壇,開啟跨領域共學的典範,期為社區美學注入更多樣的異質元素。

《第四屆南港美學論壇:社區視聽美的饗宴》

103年南港社大已建立完整的藝術學群架構,第四屆南港美學論壇係在實踐「藝術學群」視覺藝術與聽覺藝術互動的學習成果,除了持續延伸視覺藝術課程學習的廣度與深度,以社大繪畫、攝影、書法、木工、茶染、拼布及皮件設計等20門課程教師與學員,辦理跨班級共同發表創作作品與心得,同時加入聽覺藝術古箏、二胡、陶笛、笛、蕭、尺八與口琴等7門課程教師與學員之樂器演奏交流饗宴,開啟了美術與音樂的對話,綻放出社區美學在南港社大實踐的火花與成果,達到提升公民美學素養的目標。

《第五屆南港美學論壇:視覺藝術的拓展-跨域連結》

第五屆南港美學論壇實現模式係在南港社大建立「藝術學群」之架構與融入式課程學習範例的成功模式後,104年與新北市淡水社區大學合作辦理「社大一家親-跨市五校美術類課程寫生聯誼暨南港美學論壇」活動,踏出了跨區、跨縣市美術類課程校際交流的先河,擴大接觸視野、深化課程內涵。系列活動並串連「南港傳奇舞台音樂劇暨藝術學群共學饗宴」活動,相互輝映,明晰地突顯出學群共學的特色。

《第六屆南港美學論壇:南港.大坑溪畔的美學論壇》

105年度為積極推動藝術介入社區的理念,第六屆美學論壇連結環境課群共學,結合大坑溪親溪淨溪環境教育推廣活動,辦理「南港.大坑溪畔的美學論壇」,論壇辦理期間則透過學群會議之召開,由學群教師論述「藝術學群架構」未來發展策略與途徑。106年1月6日並以策展形式辦理「南港藝術沙龍與在地生活美學」成果發表,內容包含主題展覽、藝術沙龍、專家導賞及社區導覽等,其中藝術沙龍以小型座談會方式,邀請南港區內文學家、藝術家社大美學教師等,與學員觀眾分享創作及進行交流與座談。

多元視角-跨域共學的美學體驗

階段三 (106-108年):第七至九屆跨出所熟悉的生活圈,分別與新北市淡水社區大學、新竹市科學城社區大學及宜蘭羅東社區大學,展開跨域共學交流,以各自社區的民眾為主體,以不同視角在表演藝術、工藝創作、創意產業或環境美化等面向,分享美學推廣經驗,作為探討公共議題之媒介,以激發社區民眾參與感及對生活美學的認同。

《第七屆南港美學論壇:社區環境教育的美學新意》

106年第七屆南港美學論壇集結多年深耕藝術與環境的成果,跨域鏈結他校,藉由社區環境教育的在地深化與美學新意,導引出地方學的發展,與新北市淡水社區大學共同辦理「2017跨市雙校環境與藝術教育研討會」,各自以在地經營者的視角論述,進行一場充滿熱情、理想與實踐力的對話。活動中除學術研討會外,南港社大同時也綜整環境及藝術學群師生創作作品共同展出,充分展現跨域共學的能量。

《第八屆南港美學論壇:從臺北到新竹的跨域共學》

107年度第八屆南港美學論壇係以醞釀了七年的社區美學能量,向外流動,期與雙北以外之社大進行交流與對談,讓「美學論壇」能像酵母一樣,將美學帶入社區,帶入生活,因此規劃「南港社大與新竹科學城社大跨域共學交流活動」,活動內容包含:「從台北到新竹、從新竹到台北的跨校寫生交流活動」、「跨域共學—焦點座談暨展覽開幕式」及為期三週的「聯合展覽」,期望透過此計畫,從社大自身開始,由下而上影響周邊的人事物,改變身邊環境,營造充滿人文與藝術交織的美好生活。

《第九屆南港美學論壇:台北視角。跨界創作進行曲》

108年度南港美學論壇特以「台灣在地」、「多元視角」的角度出發,以「觀點」、「跨域」為主題,設計第九屆美學論壇「台北視角。跨界創作進行曲」,邀請藝術團體「台灣美術學會」、終身學習機構「宜蘭羅東社區大學」、「新竹市科學城社區大學」、南港區相關社區發展協會及里辦公處等單位共同辦理。活動內容包含「跨領域在地主題工作坊」、「跨校寫生交流活動」、以及「創作作品聯合展覽」,經由跨域、跨團體的交流分享,讓創作者、觀眾,都有另一種新的學習、體驗與發現,開啟新的「進行曲」行動模式。

虛實併行-社區故事導入美學行動的再創新

階段四 (109-111年):110年5月台灣出現社區感染,社區大學的實體課程全面受到影響,疫情下的美學論壇開設「就是i畫話」臉書社團,持續論壇的活動,邀請藝術美學學群教師,透過臉書社團,分享在疫情中的美學創作與心得,幫助學員與社區民眾持續不斷地透過交流分享,沐浴在溫暖的氛圍中,同時仍透過線上與實體併行的研討會,導入創作活動與系列座談,讓疫情下藝術美學學群的推廣與論壇的辦理,得有更創新、更寬廣的途徑。

《第十屆南港美學論壇:疫情下的美學教育新模式》

109年全國社區大學在COVID-19疫情的影響下,課程開設與活動辦理相對困難,南港美學論壇在現代資訊科技與社群媒體發達的雙重利基下,成立「就是i畫話」臉書社團,展開疫情下「陪你畫話100天-FB接力貼文」活動,藉由數位傳播,讓美學持續融入學員與社區民眾的生活中,孕育社區美學種子;同時舉辦「疫情下的美學教育新模式」研討會,藉由專家學者、社大教師與學員的對話,集思廣益,找出疫情時代美學教育的發展策略與社區推廣美學教育的新思維,讓與時俱進的數位科技,翻轉成為防疫中疏離生活中的助力。

《第十一屆南港美學論壇:凝視南港-看見不一樣的畫》

110年第十一屆南港美學論壇以「凝視南港:看見不一樣的畫」為題,再回歸「教育」思考本位上,以「南港畫」與「畫南港」為範疇,依據教師們的創作風格切入,論述與辯證美學或史學上之事實與知識,是學術性的創作發表,亦是美學知識庫之進階補充;此外也延續「就是i畫話」臉書社群經營,以「致未來:記疫中的美好時光」為題,透過100天影像與圖文分享,彰顯後疫情時代日常生活,與社區民眾共同用心感受此刻的美好。

《第十二屆南港美學論壇:大疫年代下的美學論壇》

111年第十二屆南港美學論壇主題訂為「大疫年代下的美學論壇」,藉由論述、教育及行動三個面向進行深入討論,目的是要學習文藝復興時期「十日談」、「大疫年代十日談」的維繫希望,即使在疫情存在的當下,活動限縮造成人與人互動的疏離,心理上因隔閡感受到孤獨與不安,而借助藝術氛圍讓人專注於當下,有效幫助平復心情、克服恐懼、舒緩焦慮及各種負面情緒,發揮藝術開啟民眾日常生活的正面功能,重建疫情下的社會活動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