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學意味著一種「看見人與地方之間的情感依附和關聯,看見意義和經驗的方式」,循著地方學的思維脈絡,將「南港學」定義為:針對南港區的歷史文化資產、環境與生態、常民生活、社區議題及未來發展議題深入研究,進而納入地域社會研究的範疇,有意識、有系統地鼓勵、充實在地知識的研究,奠基於學術的基礎,實踐於應用的領域,發展出具有文化內涵與在地特色的地方學。
創生:南港地方學啟動
第一屆南港地方學研討會「創生•南港地方學」
為宣示南港地方學研究啟動,107年臺北市南港社區大學配合臺北市政府教育局推動地方學知識系統計畫,引「創生•南港地方學」為主題,舉辦南港學論壇暨南港地方學啟動儀式,期能多元連結各界資源,系統性、階段性地鼓勵及推動在地知識的研究,向著厚實的學術、寬廣的文化層前行,發展具有南港在地特色的地方學。
時任南港社大校長黃榮護教授特別邀請產業、官方、民眾及學術界代表,在象徵共同合作推動人、文、地、產、景、公民參與六大面向地方學研究列車前攜手串連,做為啟動儀式,並連接首場南港學論壇「大家來找茶」,論壇議程含括台灣學、地方學、探究茶文化歷史和在地茶知識,並設計安排「茶文化歷史軌跡」與「在地茶知識之應用」二場主題研討,邀請「地方學」、「茶與文化」領域專家學者,及社大相關領域教師分享研究發現,共同參與這場豐盛的地方知識饗宴。
在地實踐:南港學的無限想像
第二屆南港地方學研討會「在地實踐:南港學的無限想像」
108年為有系統的建構南港地方學研究架構,南港社大邀請台大林水波老師、師大張德永老師、在地人文歷史學者高燈立老師、及中研院人文社會科學中心廖泫銘老師等,經多次會議討論,確立出南港學的三大發展主軸:「地方文化與在地認同」、「生態社區與永續發展」、「區域治理與地方創生」,並於同年8月24日辦理第二屆南港學研討會「在地實踐:南港學的無限想像」,期許透過「官方推動案例」、「社大在地實踐」、以及「社區陪伴成長」 三大面向來深入討論,建構出具在地特色的地方學。研討會並邀請政府部門、社區組織與社大等單位發表相關論文,以終身學習的理念,提昇社區社團的參與動能,增進民眾專業知識的累積,及充實南港地方學資料庫。
設計思考:創生地方
第三屆南港地方學研討會「設計思考:創生地方」
社大依循主軸架構,綜整且持續的探索、紀錄、蒐集地方記憶,協助南港區域之人文產業發展、挖掘地方特色,並透過課程培力、工作坊學習、社團操作、研討會辦理和出版品發行等方式,長期投入與累積能量,系統性的推動南港地方學知識系統及地方知識庫的建構。
109年南港社大因應「地方創生」設計思維,再回到原點思考,以人為本,透過從「人與社會」的需求為出發,挖掘議題,尋求更多富創意的解決方案,以創造更多的可能性。遂於當年度以「設計思考:創生地方」為主題,辦理第三屆南港地方學研討會,期透過「社大在地實踐」、「社區陪伴成長」、以及「他山之石案例分享」三大面向深入討論,鏈結「人與地方」的情感與關聯,以終身學習的角度,提昇公民參與,引動地方創生,以共同促成社區共同體意識想像與發展。
南港創智•地方創生:應用導向的南港學
第四屆南港地方學研討會「南港創智•地方創生:應用導向的南港學」
盱衡社區大學與正規學術性大學在特色發展上的異同,110年度起南港社大開啟「運用導向地方學知識系統」之建構思維,以「南港創智•地方創生」為標題,與台大城鄉所及南港區相關社區組織合作,加強推動南港學研究相關人才培訓,並將研究主題分類,逐項綜整發展且持續深耕,初始設定「南港特色產業百年發展紀實」及「南港水資源永續暨觀光發展評估」為調研主題,唯當(110)年度受新冠疫情影響,南港地方學研討會暫停辦理乙回。
111年度延續前一年度所開啟之「運用導向地方學知識系統」建構思維,以「應用導向的南港學」為主軸,重啟辦理第四屆南港地方學研討會,續以「南港特色產業百年發展紀實」及「南港水資源永續暨觀光發展評估」二面向,邀集臺大城鄉所、大坑產業文化發展協會、山水綠生態公園及各在地非營利組織單位合作,共同進行議題探討,發表近期調查成果,並導入學術研究及典範案例,期透過與其他單位實務經驗的交流,收他山之石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