埤塘是農業時期為灌溉而生的蓄水機制,南港區因地形的關係,埤塘是早期主要的灌溉水利來源,區域內主要有三大埤塘,分別為後山埤、新庄仔埤、三重埔埤,現今南港公園所在即昔日的「後山埤」,現園內的滯洪池即為原後山埤僅存的部分,後山埤早年為舊南港時期的農業灌溉用水池塘,亦為在地居民主要用水來源,兼具調節水位的功用,迄今仍具防洪、調節的功能。隨著後來的南港公園與南港國宅的開發,部分後山埤遭填平,如今只剩一個U字形的滯洪池圍繞著小山丘。往昔提供農業灌溉與民生用水的功能,隨著農業式微與都市開發的影響,後山埤埤塘已漸漸的改變了其狀態及存在意義。
地方感的意義,引用Steele(1981)說法,是人與地方相互作用的產出,是由地方產生的,並且是由人所賦予的一種體驗,某種程度來説,是人創造了地方,地方不能脱離人而獨立存在。地方感也是人類對地方的主觀瞭解、感受與描述,進而建立地理識覺、地理認知或地理意象等概念。及參酌任國晏等的說法(2010),地方感的定義甚為廣泛,不僅代表人與環境的聯結,也是一種感受、 信念、態度、行為、思維模式與生活型態等。
近年來,地方感研究已成為人地關係研究相關領域的熱點項目之一,借鏡相關研究內容,做南港後山埤埤塘水資源之地方感形塑相關討論,目的在於二面向,一是期許後山埤生活圈的居民透過與後山埤水資源的連結,喚醒共同記憶,重新再造地方感;二則是期許在建構後山埤休閒遊憩環境中,使參與者因對環境的使用或活動的參與,而對後山埤埤塘產生各種形式的情感聯結和態度與行為的忠誠。
壹、後山埤埤塘的歷史演進
臺北捷運板南線上有一站以「後山埤」為名,這個後山埤,原名後山陂,又寫為後山坡,是臺北市的一個地名,位於今南港區西北部及信義區東北部。後山埤地名之稱的由來,一說是源自南港大山,早期南港山是四分仔、麗山與松山、三張犁、六張犁間的重要步道,由於四分仔、麗山位處南港山之後,因此此一點位被稱為後山。後山埤早期農田眾多,水資源之運用十分重要,後山埤區域內原有大大小小的多個池塘,唯取水不易也不好管理,先民因開闢水源需求下,合議將源頭的一些小水塘水流匯集,導入人工興建的大埤池,此埤正建於後山山麓,故為同名之灌溉用埤塘,亦成為後來南港三大埤塘之一,昔日面積廣闊,今日僅存部分位於南港公園內。
也正因同名之故,口述筆談時,常將二者混用,反不利於後山埤埤塘之地方感形塑,特陳明本文討論核心為後山埤埤塘水資源。以下就後山埤埤塘近百年間,隨著時間的演進,空間的改變狀態梳理簡述。
一、清領時期(~1895年以前):
依據雍正年間約為1723~1727年所繪製的臺灣地圖,呼應台北湖的傳說,其中臺北盆地的部分,呈現著大湖的樣貌,而後湖水漸漸消退、淤積,許多低窪地區因積水排洩不出而形成了埤塘,現今的後山埤埤塘即為其一。唯台北湖一說未有實證,提供為參考。
二、日據時期(1895年~1945年):
日據初期,後山埤埤塘的面積變化不大,埤塘的四周是農田遍布,小型的聚落分散錯落,而埤塘的位置地勢相對較高,這段時期常民生活是以農業為主要型態。至日據中期(1920年代)大多數點位還是農事的景觀,埤塘的周圍仍是農田,但已開始出現一些小型的工廠。至末期(1940年代),埤塘的面積已明顯縮小,對照產業形態,這個時期正是南港步入工業的時期,大量的農田變為建地,興建工廠,地景的改動已可以由地圖比對看出其變化。
三、光復以後之發展期(1945年~1999年):
自光復初期至1970年代,因南港區域的發展,住宅密集的程度漸高,在後山埤埤塘的西側和北側的區域,原有的一些小池塘,已因都市開發而逐漸消失。1980年代間可謂是後山埤埤塘變化最大的時期,1987年以前的南港雖工業快速發展,農田急劇減少,但後山埤埤塘的樣態在這段時期卻改變不多,埤塘南側仍維持有農田的續作,仍有水資源灌溉需求,此時期的後山埤埤塘面積雖漸次陸化,尚稱穩定。之後讓後山埤埤塘改變最大的因素正是南港公園的設立,南港公園成立於1987年,部分埤塘水域被填平,水域面積大幅減少,使得後山埤的樣貌大為改觀,這個時期的後山埤埤塘與百年前相比,不論在面積或是形狀上,已可說是判若二埤塘了。
四、南港明珠蛻變期(2000车以後~):
後山埤埤塘被整合入南港公園之後迄今,大致上改變不大,現今的南港公園成為居民的休閒場域,原位於左側的公墓區已進行遷移,該址改為後山埤公園。而埤塘南側的坡上在1994年時,為了安置大安森林公園的拆遷戶而興建了南港國宅大樓,坡上原存有的濕地和小池塘至此已被完全填没了,隨後其他建商似也嗅到商機,引致今日南港公園附近住宅大樓一一竄出,漸形成一個新興住宅區。時至今日,南港公園內的後山埤埤塘,已難再現映照圓月為明珠的古時樣貌,對進入明珠期發展的南港而言,不免成為一個回復無期的痛處。
貳、南港公園與後山埤水資源之關聯
南港山系因為雨量較多,後山埤埤塘在此原先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當雨量多時可以做為中繼洩洪排水,以防大量水土直接流入住宅區,旱季時則可做為天然水庫,提供在地居民生活用水。現今的南港公園在日治時期全都是後山埤的水域範圍,原本埤塘四週有土堤,後來逐漸崩塌,導致儲水功能降低,加上幾十年來附近農田漸次被工廠、住宅、及機關學校等所取代,埤塘水域大幅縮減,灌溉功能早已盡失,目前僅保留三個水域,包括前池及左、右池,作為洩洪之用。南港公園既向前相容了後山埤埤塘,檢視面積近約15.6公頃的公園造景與設施規劃,是否連結了後山埤埤塘水資源的意象。
一、中國風的牌坊入口造型,看不出埤塘元素的嵌入
中國式紅色牌樓位於南港公園主入口處,牌樓高13公尺,寬20公尺,牌樓頂篆刻有金色「南港公園」四個大字,因特有的配色造型,成為南港區的地標之一,牌樓前方廣場設有依時節更替花草的花壇,與牌樓相稱,到訪遊客多選為到此一遊時首要拍照的景點。唯在此看不出有埤塘元素的嵌入,園中也沒有標示出後山埤埤塘的歷史,連鄰近牌樓的後山埤灌溉出水口的標示位置亦不明顯。
二、活動設施公園化,未明顯有強調埤塘水資源的教育設施
公園內設有多項設施,例如戶外表演音樂台,可容納百人以上觀眾;造型古典的戶外音樂台,可供藝文表演之用;及多樣化的運動設施,包括兒童遊戲區、網球場、籃球場、溜冰場、及PU跑道、腳踏車道等,運動與休閒設施完備,可滿足不同年齡層遊客需求。唯設施公園化,未有相關設施能連結與呈現出南港公園特有的埤塘特質。
三、以能量場做為吸引訪客的主題之一,不易形塑地方感
南港公園根據荷蘭科學家亞柏以探測棒測量,此點位是擁有全台蘊含經絡線最高的公園,共蘊含16單位,在此活動散步配合冥想,能吸收大地精華,提升免疫力,使身心狀態趨於平衡,據說地穴能量最旺盛的地點在於鄰近公園籃球場旁的草地,具世界罕見的治療性地穴能量。能量場雖能做為吸引訪客的主題之一,卻未能與後山埤埤塘水資源的意象產生連結,不足以形塑水資源的地方感。
四、南港公園作為防災公園,防災意象遮掩埤塘水資源意象
防災公園與一般公園皆屬室外緊急避難處所之一,其差異在於防災公園可提供維生功能,避難者除了避難考量外,必要時進行短期收容,必須提供維持最基本生活條件之設施及安全維護管理,包含:食物、飲水、住宿、通訊、廣播、電力、照明、治安、醫療、社工撫慰等功能。南港公園除平日供市民休閒遊憩使用外,災害發生時,則為提供避難、收容、救災的重要據點,對提高都市整體安全與居住生活品質有著不可言喻的重要性。唯強調防災意象同時,未能強化埤塘水資源功能性,埤塘水資源意象明顯被遮掩。
參、後山埤生活圈建構與地方感形塑
如果單純以埤塘水資源的功能性來說,埤塘是因著農業灌溉而存在,若一朝失去了灌溉的功能,似乎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價值;但如以文化地景的角度來探討埤塘水利灌溉的議題,則埤塘水利灌溉的發展活動,是特定地區的人群社會,為滿足其生存需求,不斷投入社會能量所累積出來的結果,其中人與埤塘的交互作用造就了埤塘的文化價值,可讓失去灌溉功能的埤塘成為文化地景,使其獲有保存的空間。
現今的後山埤埤塘在時代變遷下,除原有灌概功能已式微,也因為南港公園的外顯意象,使埤塘的概念漸漸消失在民眾的認知與生活中,只知道南港公園內好像有個水池,而不瞭解其歷史文化意涵與自然資源的多樣,及其尚存防洪防災的重要性。要重新塑造後山埤埤塘水資源的地方感,就需要找到至少一個點,來重新連結人與後山埤埤塘水資源間的關係。據此構想有以下三方面應是可以努力的。
一、連結埤塘資源,發展後山埤休憩圈
埤塘文化是南港的重要特色之一,在發展在地生活圈時,宜可將埤塘文化導入概念中發展。以後山埤生活圈為例,區域範圍內含括了後山埤公園、玉成公園、南港公園及新庄仔埤,即十分適宜建構為埤塘人文教育場域或埤塘生態教育場域,推廣南港埤塘文化。或可透過綠廊道連結,規劃將後山埤公園、玉成公園、南港公園及新庄仔埤串連發展成為一個低度開發的綠色生態園區,並在園區中找到合適的處所,以不新建為原則,成立埤塘文化教育館,展示南港埤塘在變遷過程中的珍貴資料,提供民眾在休閒遊憩中,領受埤塘生態、環境與水資源教育。
二、維持後山埤埤塘水資源現存功能,強化與在地生活的連結
雖因南港公園的設立將部分埤塘水域填平,導致水域面積大幅減少,使得後山埤的樣貌大為改觀,灌溉功能盡失,但尚保有生態與洩洪功能,如不能持續善加維護,恐未來將逐漸其生態與洩洪功能。同時宜應用各種形式的標示與表徵,強化埤塘水資源功能與在地生活的連結,讓在地居民容易親近到後山埤埤塘環境,進而喚起在地居民對後山埤埤塘環境的認同。
三、善用自然資源,加強埤塘人文導覽及生態保護資訊
規劃埤塘人文教育場域,藉以傳承南港埤塘文化,讓更多的人來認識南港的在地特色文化。在導覽資源與解說標示服務上宜詳盡,或是結合埤塘水資源空間提供專業的導覽服務,除了能讓遊憩活動參與者認識埤塘水資源空間與水資源分佈之外,更進一步提升參與者對環保教育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