枋堵厝聚落踏察:守墾大豐山,土地共有難振興

指導老師:高燈立
執行團隊:李麗玲、陳英嬋、陳淑惠、樂莉萍、蔡素琴、劉美雪、潘明秀(依姓名筆劃)

前言

  臺北市南港社區大學為深入瞭解在地聚落人文史蹟,於是透過在地文化工作者成立「聚落人文踏察研究社」,希望從各個層面基礎著手,計畫以南港各歷史街庄聚落,作地毯式的踏察;因此,從歷史、產業、族群、地貌、宗教、民俗信仰…,透過訪談、影像蒐集、攝影記錄、繪圖…經彙整後,結合學者專家共同研討,並邀請在地耆老座談及學者專家演溝,同時結合來自社會各領域學員本身所長,期以增加人文知能,從基礎中循序漸進共同學習到深入研究,將內容集結成冊,希望為後世留下地方文獻,是「聚落人文踏察研究社」推展人文扎根的任務。由於,人文工作執行需要全面性作為,其方式透過為期六周的時間,課程中除了在地文化工作者帶領戶外人文踏察課程引導外,還有相關領域基礎課程部分,尚須開設相關周邊課程學習,內容如:攝(錄影、繪圖、3C操作、電腦網路、歷史圖層辨正、資源整合、訪談技巧、文字書寫…等相關事務;因此,社團成員專長培養,除了社員本身人文素養外,運用社員所學的成果舉辦發表會,更是社員重要的實習及體驗;因此,113年8月7日起為期兩週的成果主題特展,定名為:「枋堵厝聚落踏察 學員成果展—守墾大豐山,土地共有難振興」,希望透過學員的踏察紀錄,彰顯地方源流發展與優劣勢之所在。

南港大坑枋堵厝

  本次踏查主題為「枋堵厝」,課程計畫為六周,全部由學員實際踏察所得,從:撰寫心得、環境測繪、耆老訪談、影像記錄、行政聯絡……,由指導老師引導,培養獨立之作業能力。

聚落環境產業豐

  枋堵厝範圍以大豐山北面與新北市汐止區十三分尾山相望,谷地為雙北界溪大坑溪穿流而過。大豐山北面山坡為賴氏家族聚居,其範圍大致為:東以更寮腳野溪為界;西以龜山巷之昔日公車總站陳昭陽住宅為界;南至大豐山與山豬窟為界;北以大坑溪與汐止東勢坑為界。該聚落鄰近南大煤礦與境內的焦炭窯,很多外地人係產業誘因而移入,居民建築以:一條龍、單伸手、三合院、形制為主;建材除了磚瓦外,還有當地較傳統的建材,如:硬質沙岩、石灰、麻竹、泥土坂磚(土)。此外,還有竹簈仔厝,現已不復見。

產業凋零人外流

  由於,大豐山坡地陡峭,利於梯田耕作,於是賴氏家族早在日治初期,部分家族從新里族(今內溝溪左岸)火炭坑一帶移墾至大坑庄大豐山麓購地開墾至今百年。因地形之故,枋堵厝與三腦寮相近,隨著歲月流逝,樟腦產業不再,在產業結構改變下,賴氏家族開始種茶,並且在大豐山坡度的梯田引野溪水灌溉農田,後來大坑礦脈豐富,連帶礦業發達,形成:茶、礦、農不分家的產業環境,其中因從事煤礦工作待遇優厚,成為該地區賴以為生的產業;1980年代農業不符成本而陸續休耕,礦業也隨之沒落,老一輩的也無力從事礦工及農作,也逐一凋零;因此,年輕一代走進城市,梯田景觀消失,家族婦女只好在廢棄的老家屋前及廢耕的稻田上種植蔬菜。

聚落現況失原貌

  枋堵厝目前的產業環境與昔日相去甚遠,在就業困難下,新一代的年輕人多不願做農事,他們寧可外出工作,導致聚落產業及環境蕭條。而留在枋堵厝工作的居民,「鐵皮屋」成為此區的地景特色。除了住居外,其中不乏工廠及養豬場而形成山坡的「小工業區」。由於賴氏家族土地多為共同持分,加上共有繼承土地的人多,也因上一代大多凋零,共同持分土地的族人一多問題就更難解決,荒廢田園多、家園益顯寂寥而荒蕪。

枋堵厝聚落踏察紀錄(學員:李麗玲)

(一)枋堵厝聚落巡禮

踏察主題

  • 枋堵厝聚落範圍與地理環境
  • 枋堵厝聚落居民分布、信仰中心
  • 枋堵厝聚落土地利用變遷與環境現況

日期時間:20231127 下午 2:00
踏察路線

店仔口→大坑溪碧山橋→陳昭陽宅大門→大豐福興宮→舊莊街二段70巷→下賴厝→桐德鋼鐵廠(大坑溪曲流)→更寮古道→頂賴厝

1.聚落範圍與地理環境

  枋堵厝聚落位於臺北市南港區舊莊里,聚落範圍東至更寮溪、西至碧山橋(大坑溪河道轉彎處)、南至大豐山(舊稱舊莊山)陵線、北界為大坑溪。「枋堵厝」地名沿革係昔日該地住居用木板隔間而得名(林萬傳,1984:66),此地名與聚落建築有關,可以顯現聚落早期的機能特性或外觀型態。由歷史圖資觀察(如圖1),1904年日治臺灣堡圖即存在「枋堵厝」地名,表示日治之前的清代先民已在此處開墾謀生,居住以簡陋的房屋,形成聚落而稱之。當時大坑溪作為行政區劃的堡里庒界,左岸屬大加蚋堡南港舊庒,右岸則是石碇堡橫科庒。圖中也可以看到一百多年前枋堵厝聚落的土地開墾利用類型,河岸較平坦區是田地,山坡地種植茶園、旱地、竹林、樹林等不同作物。至日治中期1921年地形圖中,大坑溪畔除了小徑道路(現為舊莊街二段)外,出現一條車道「炭礦用台車軌道」,起點在上游三層崎附近,沿著河道向西北延伸與縱貫鐵路交會,再向北經過三重埔庒到達基隆河,過橋後與對岸的台車軌道串連,主要作為煤礦和相關物產的運輸。顯示當時臺灣北部煤礦產業發展狀況,礦產運輸交通路線,枋堵厝亦位於煤礦產業區域,是運煤車道經過的一個小聚落。

  以枋堵厝的地理環境而言,東南北三面都是由地形及河川所形成的自然界線,也是人文的行政堡里庒界,由日治初期1901年行政區劃街庒圖顯示,枋堵厝聚落當時屬大加納堡南港舊庒,東邊過了更寮溪即是大坑庒,南面越過舊莊山(大豐山)到山豬窟庒,北以大坑溪與石碇堡橫科庒(汐止東勢坑)為界,在自然地理與人文的區位上都有其獨立性。

  聚落的信仰中心「大豐福德宮」的對聯寫著「大坑水長流天成庶民生福德,豐秀山久繞地聚安鎮奉正神」,代表先民的開墾,清末賴姓家族遷移選擇此地落腳,有大坑溪水源不絕利於耕作、大豐山作為屏障,山腰有平坦處建造住屋,因此安居的環境而逐漸形成聚落。

圖:聚落南邊倚著大豐山(標高153公尺),又稱舊莊山。
2.枋堵厝聚落分布、尋找土地公廟

  賴姓家族於清道光年間遷移至枋堵厝聚落開墾定居,農田主要分布靠近大坑溪曲流的凸岸,地勢相對較為平坦寛濶(標高30公尺),一直延伸至山凹處緩坡的梯田(標高50公尺),都用來種植水稻;再往上的大豐山坡地則有茶園、果樹與竹林。賴姓家族家起初主要居住的兩處三合院與河岸稍有距離,分別坐落在山腰較高處(標高68公尺)稱「頂賴厝」,較低處(標高36公尺)稱「下賴厝」(如下圖),這樣的命名是以家族姓氏「賴」,加上所在位置的高低落差「頂、下」,呈現聚落內更小聚落的名稱。

  以空間結構來看,聚落居民選擇高處山坡上興建住宅,河畔平地作為農田用地,可能有兩個原因,一是成本與效益的民生考量,為了提高糧食稻作收成、降低土地耕作難度,故儘量將較平坦的土地用來耕作水稻;二是趨吉避凶的環境因素,當豪雨來臨大坑溪暴漲造成水患時,居住在高處可保性命財產的安全。

圖:枋堵厝聚落、賴姓家族三合院與稻田分布

  大豐福興宮(舊莊街二段30號)位於聚落西北,顯而易見的就是賴姓家族的生活邊界,先民拓墾時期發展的在地神祇與居民信仰文化。根據福興宮沿革誌碑文記載,此廟原是「大坑土地公廟」建於清代,最初為石板建材,土地公廟址位於現在宮址道路前方彎角處,山腳邊坡的一棵大榕樹下,屬賴家土地。到1965年因舊莊街二段道路闢建拓寛,故遷移於現址,地主為陳昭陽先生,遷建時本地行政區為大豐里,故定名為「大豐福興宮」,而後並增設拜亭邊廂,至1994年再度重建成為兩層樓如現今面貌。廟門在二樓方位向東,面對著大坑溪上游,也是水流過來的方向,因為水源對於耕作、生活、工作都十分重要,為了祈求安居樂業,用水無虞,也不要有水患,便請土地公坐鎮,護守腳下的水與土,也護佑居民平安豐收。

  實地踏察尋找「大坑土地公廟」的遺址,據碑文所述大約在照片中路邊貨櫃的後方山腳邊坡處,當地正在種菜的婦人也說,舊土地公廟的石頭遺跡仍舊存在,但因貨櫃擋住又樹木茂密雜草叢生,待下次踏察帶著砍草的防護裝備與工具再進入探尋。

  由舊莊街二段70巷走上山坡,向北望去,大坑溪左岸原是稻田的平地,現成為怪手車機具堆置場,右岸是汐止十三分尾山,利用最新版航測影像與圖2比對,更能清楚看到地景變遷。

  聚落東界處大坑溪曲流地形的凸岸地勢平坦,1970年代以前原是一片稻田,而後休耕,建造了桐德鋼鐵公司,灰白色的廠房如龐然大物矗立在青山綠水間,顯得相當突兀。該處有更寮溪與大坑溪匯流,由舊莊街二段122巷沿著更寮溪而上的更寮古道,通往更寮腳、三栳寮。

3.山坡地保護區景觀與環境現況

  沿大坑溪從福興宮一直到桐德鋼鐵廠之間的私人土地都屬賴姓家族所有,河岸邊有寬約5-10公尺的平坦地,原是稻田而後休耕,依「臺北市土地使用分區管制自治條例」(訂定日期為民國72年4月25日),聚落範圍屬於保護區(為國土保安、水土保持、維護天然資源及保護生態功能而劃定之分區),規定在保護區內僅有「農藝及園藝業」為允許的土地使用。所以我們看到這些農田休耕後不能開發建設,卻變成水泥地或圍著鐵皮圍籬,作為客運車輛調度停放場、施工機料及廢料堆置場的使用方式。

  在「臺北市都市計畫劃定山坡地開發建築管制規定」下,枋堵厝聚落的混凝土房屋與磚房仍維持在1970年代的狀態,不能開發新建較大的永久性房舍,因此現況是在原有的混凝土房或磚房上增建鐵皮屋,也有很多是臨時性的金屬構造建物(如下圖),景觀顯得雜亂。

  山坡上的道路也是私有地,沒有路燈,賴家子孫說因為害怕讓公所來安裝路燈之後,土地就會變成公有的。家族人數眾多,土地持分不清,所有權無法分辨確認,導致環境維護困難。

圖:枋堵厝聚落1907年代建物與現況的對比

  舊莊街二段70巷、114巷都是通往頂賴厝,為古道小徑部分改道舖設柏油可通行車輛,上面另有一小段仍維持原有石階路徑,但少有人通行幾乎被雜草淹沒。有一些門牌地址號 “臨” 字,表示為法規外增建的房屋,只能當作臨時建物,道路旁還有一些金屬構造,也是臨時性建物。

  頂賴厝三合院無人居住多年,現況是屋頂坍塌房舍毀壞,屋內殘留部分磚牆、雜草叢生。頂賴厝西側山溝邊坡,舊的石堤(長青苔處)僅剩部分,現今用水泥磚塊簡單鋪設排水及護坡,看似不甚穩固,還有增建磚造基座上方金屬結構的鐵皮屋,據賴家後代說下面有一個煤礦坑口,但不確定位置(待查證)。

  踏察時遇到在地家族後代賴先生(56歲),述說兒時記憶中的住家環境,稻田休耕後賴家土地用來養豬、種桂花,有個大大的水槽,後來國道5號在大豐山開鑿南港隧道,可能因此破壞地層使得地下水流失,缺乏水源的情況下,養豬的事業也停掉了。長大後離開家鄉外出工作,目前回來居住,會認真關注周邊環境優化景觀。當我們一邊訪談時,也一邊觀察到賴先生修建的房屋採用綠色調,造型也較樸素與環境有整體性,不會像一些紅色鐵皮屋頂增建突出金屬構造,造成景觀破壞。

  前述提及由於「臺北市都市計畫劃定山坡地開發建築管制規定」,枋堵厝聚落的產業發展與建築受到限制,但法規外又有很多臨時建物造成雜亂的景觀環境,以「頂賴厝」周邊建物狀況為例,如下圖,很多是屋頂有增建金屬結構(M)或臨時性房屋(T),僅有少數的混凝土房屋(R)與磚房(B)。圖中頂賴厝標示(廢),已是廢墟,現況荒廢或殘破不堪居住之建築物。在法令規定下若能規劃重建,好好利用這塊基地營造優美的環境景觀,著實令人期待。不過,主要還涉及家族人數眾多、土地所有權、繼承持分如何處理的種種問題。

圖:頂賴厝及其周邊建物狀況
(二)聚落傳統建築摹畫

踏察主題

  • 枋堵厝聚落之「頂賴厝」、「下賴厝」三合院建築欣賞
  • 房舍坐落位置與地勢的關係
  • 傳統建築觀察與速寫繪畫練習,美學體驗實作

日期時間:20231218下午2:00

踏察路線

舊莊街二段70巷→古道小徑→頂賴厝

  「頂賴厝」三合院係日治後期以紅磚改建而成,地基為硬質砂岩石塊,紅磚牆面搭配石造的門框與窗櫺,坐西南朝東北,依山而築、居高臨下,面向遠處汐止東勢坑十三分尾山,視野開濶。實地踏察建築現況僅剩正身和右護龍稍有完整牆面,雖然屋頂毀壞長滿雜草,但留下來的紅磚牆面漆成紅色,在前庭菜園及後山樹林的翠綠色輝映下,更加醒目。此三合院建築依著山勢而築,前庭兩階高低落差約有0.8公尺。現今因後代子孫都搬離,已有7年無人居住就快速圮壞,前庭的菜園是大房的最小女兒(56歲,住汐止),退休後平日回來種菜。

  「下賴厝」三合院磚造老宅,正身尚完整,兩側護龍已翻修蓋上鐵皮,目前房屋尚有人居住,但因屋前推置物品幾乎占滿庭院,整個三合院形貌較不易觀察。

(三)大豐山(舊莊山)踏察

踏察主題

  • 枋堵厝聚落的靠山–大豐山地質地形植被觀察
  • 闢建國道5號南港隧道穿過大豐山,景觀環境變遷

日期時間:20231225下午2:00

踏察路線

店仔口→南港聖母宮→大豐山登山小徑→登頂→原路返回

1.枋堵厝聚落的靠山–大豐山地質地形植被觀察

  枋堵厝(大豐山)的地質,依據圖5南港大坑地區地質圖,木山層在大坑地區出露範圍甚廣,主要分佈於臺北斷層及崙頭斷層之東南地區,猴洞背斜之軸部與其東南大坑溪沿岸均由本層構成。本層岩性主要由中至粗粒白色砂岩、灰黑色頁岩、砂頁岩互層及薄葉狀紋層組成,偶夾有不規則凝灰岩體。本層之上部有數層煤層存在,但只有上層煤、本層煤和下層煤等三層較具開採價值。石底層上覆於大寮層,分佈於本區東南角之八分寮附近與西北角舊莊一帶。其主要岩性為灰色細粒至中粒砂岩、灰黑色頁岩、砂岩與頁岩之薄葉互層。本層内有數層煤,可採煤層有二層,分別位於中部白砂岩之上、下方。凝灰岩體大部分出露於大寮層底部,僅小部分夾雜於木山層內。本區最大的凝灰岩體出露於舊莊山(大豐山)、山豬窟及土庫尖一帶。

圖:南港大坑地區地質圖

  圖中的紅圈處即為枋堵厝聚落,範圍內大部分屬凝灰岩體出露,由火山碎屑物所組成,除夾有玄武岩外,亦常有凸鏡狀砂岩和頁岩。由於凝灰岩之噴發與地層沉積同時進行,致部分煤層受凝灰岩之干擾,而成劣煤或消失。

  大豐山的植被屬低海拔闊葉林,常見植物有桑樹、水同木、相思樹、筆筒樹、白匏樹、綠竹、江某、臺灣莎欏、大葉楠、觀音座蓮、青剛櫟、月桃、姑婆芋、芒草、華八仙、野牡丹、山棕、大青、颱風草、冇骨消、芒萁、烏蕨等。

2.被國道5號南港隧道穿過的大豐山

  國道5號又稱「蔣渭水高速公路」,大家常以「走雪隧」(指雪山隧道)來簡稱往來北宜兩地的高速公路,通車路段共計55公里,北起臺北市南港區、迄於宜蘭縣蘇澳鎮,沿途穿山越嶺共有五個隧道。南港隧道為其中之一,位在公路起點約450公尺處穿過大豐山。南港系統至石碇段於2000年1月27日通車。

  大豐山(舊莊山)可說是枋堵厝聚落的靠山,居民從早年墾植農作、開發產業,賴以維生的環境,在國道5號闢建南港隧道穿過大豐山,先是徵收土地不再耕作,進行大量的工程開挖隧道,工程期間植被生態環境的破壞,可能也造成地下水文環境變化等,由1994年、2003年、最新版三張航測影像圖,觀察國道5號闢建工程,對於南港隧道施工前、施工後,以及現今的地貌植被景觀演變歷程。

1994年航測影像圖
2003年航測影像圖
最新版航測影像圖
3.登山沿途感受地景變遷與植被生態環境

  沿著山豬窟溪往上游走,看到國道5號橫空而過。南港聖母宮位在山豬窟溪的右岸,大豐山西北側的山腰處,標高42公尺。1960年代的地圖與航照,大豐山西北側這片山坡的土地利用,在聖母宮以下坡度較緩,開墾為梯田種稻,兩階之間標高30公尺處有輕便車道沿著山豬窟溪通向店仔口。聖母宮以上是較陡的山坡地則種填果樹(蓮霧園)。聖母宮沿著邊坡建造在山腰處,突出的金屬構造物,壓在砍除的老樹上。

  山豬窟溪左岸以前從山腳向下至大坑溪均是梯田種稻,聚落老宅位在山腳下也是梯田頂端,屋前視野廣濶可以看到很遠的山,現今稻田改建住宅公寓擋在前方,後方又有國道5號橫空而過,居住環境感受很壓迫。

  大豐山登山的入口在聖母宮右側,登山小徑先是一段陡坡道,達66公尺,登上陡坡之後看到較為平緩的坡地,過去的土地利用是蓮霧果園,現狀果樹稀少參雜大部分是竹林和山棕。

  再繼續走上陡坡路,進入較平緩坡地,至陵線山丘標高66公尺處可以眺望店仔口。山丘上平緩坡地仍可見果園留下的稀疏蓮霧樹,周圍是竹林與山棕櫚科植物,沿途很多姑婆芋、蕨類、月桃等。

  土地界標是陳昭陽家族的土地,登山小徑沿土地界線而行,小徑周邊種植棕櫚科植物亦可辨識過去土地使用與權屬的分界。再進入一段陡坡,由80公尺登至110公尺,此段路徑高差30公尺,須繩索輔助才能登上。然後沿大豐山的山頂陵線向東的方向前行,有國道5號公路用地的界標還有鐵絲圍籬,在陵線下方即是南港隧道穿越大豐山的路線。

  到達大豐山頂,標高153公尺,台北市第73號基點,我們站在南港隧道的正上方。在東北方向順著山坡下方的山腰,即是頂賴厝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