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走在忠孝東路與東新街的交會口時,思緒面向遙遙的北方,忽然眼前間一片白煙升起,耳邊響起..哺哺..強慶強慶的火車行進聲,身旁的片片稻穗也隨著火車往前所帶動的氣流而左右搖擺…。
埤塘是南港的文化地景,也是先民生活的留白
隨著火車的逐漸遠去,稻穗的搖擺身形也慢慢的變緩了,耳邊的聲響也轉為潺潺的水圳流水聲,沿著水聲,身形往南轉去,東新街已是一條貫穿兩旁水田的水圳道,沿著水圳道除了水田就是聚落,視線往西南望去,是一片堆起的土堆,順著土堆依勢而上,漫漶的埤塘忽然在眼前呈現,渺渺而無邊際。這就是南港山系往基隆河,早期的水田埤塘地景。由於埤塘和南港先民開墾息息相關,所以埤塘是觀察南港先民歷史文化的所在,當我們在介紹南港時,都會先以南港埤塘來作介紹與導覽,南港的埤塘文化可以說是南港重要的文化地景,也是南港自然生態重要的觀察點。
建構具人文、生態、環境解說能力的在地團隊
導覽團隊淵源於南港社大影像生態社與南港社大山水生態社,當時影像生態社負責文史影像紀錄,而山水生態社則負責文史資料整理,在民國100年及101年結合文化部專案,利用耆老訪談與文獻來建構基礎資料。配合民國102年與臺北市政府文化局辦理揪遊臺北-南港區特色導覽活動,將資料彙集整理後規劃出南港文化地景-南港老埤塘導覽路線;並於103年開始分析及規劃南港區可以使用的步道,整理及彙編步道導覽手冊,辦理相關的導覽教育訓練;104年將綠色環境公民培力課程納入,透過里山與郊山運動的發展精神,以低碳為原則,整合環境、人文與生態的元素,建立完善的低碳步道路線與導覽機制,路線以八大主題規劃出十七條步道,也成為之後歷年南港文化地景導覽活動的基礎。團隊從102年到111年已辦理近300場的文化地景導覽活動,影響近萬人次,讓南港社區居民、臺北市市民與關心南港的民眾,認識南港特有的文化地景。
根耕相繫情牽南港-從深耕在地文化到環境生態永續
由地形上的解讀,發現南港山系的山澗溪流,到往下延伸地表的狀態,埤塘、水田與往基隆河流去的水圳。形成了南港山到基隆河的地景故事。讓我們走進過往的時間,享受山系風光、田園地景、鐵道風華與波光粼粼的埤塘風貌。並發展出山與水的關係,團隊規劃南港埤圳由山到水的綠帶走讀,從中南街的水圳道,走向國家生技園區生態池(舊三重埔埤的一部分)、202的巡山步道、龍華四村的風華年代、新庄子埤、後山埤、後山陂水圳道、玉成公園、虎山溪步道、虎山峰、瑠公國中(中陂)、中陂水圳道(中坡南路),三張犁截水圳(中坡北路)、基隆河。這條連接著南港各個埤塘(三重埔埤丶新莊子埤丶後山埤丶中陂),並往上朔源走向埤塘水源的涵養地,再順著潺潺流水入田的水圳,心中印著農民歡樂的笑顏,再往水圳流向望見遠方的基隆河,這使我們不禁湧起由南港山系走向四方的古道,由南港的古道通往汐止、石埞、深坑、木柵、錫口、六張犁、艋舺..建構南港山系的無圍牆博物館。
順應南港地方學的經驗發展,團隊自南港埤圳由山到水的綠帶開始,建構與串連國家步道,由南港的埤塘走向三張犁截水圳到基隆河、淡水河、大漢溪接桃園大圳,來討論同樣的埤塘環境之間的異同。用這些活動與對未來的規劃,藉以強化在地認同及地方創生、培育地方人才、發展地方文化、地方知識學,以達到根耕相繫情牽南港-從深耕在地文化到環境生態永續的團隊核心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