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裡要分享的是,南港社大創新數位服務社在地方知識運用的服務設計面向,我們正在推動那些服務項目。創新數位服務社在初始創設的時候,我們規劃推展三個領域的服務,包括一個是文化服務,一個是教育服務,另一個則是社會服務,因為本次的主題是講到我們的地方知識運用,所以只提第一個部分,就是在「文化服務」的這個部分。
在社大,有些老師的課程設計常會提到「講故事、談文化」,但是故事、文化有這麼容易產出嗎?如果有寫過論文的夥伴應特別能感同身受,在寫論文時最艱難的階段可能就是「找到的題目」,因為你不知道寫出來的東西到底別人認不認為是故事,不知道你寫出來的東西別人認不認為是文化,當你要跟閱聽大眾談文化的時候,閱聽大眾會認知你說的內容算是文化嗎?當愈發自我懷疑的時候,就愈寫不出東西來。
南港社大在108年、109年的時候,啟動「運用導向的地方知識」,因為社區大學事實上在地方學層面,畢竟不如一般的學術性大學具有相當的學術思維,所以在推行的時候,將我們的地方學放在所謂的「運用導向」層面。就譬如社大那些藝術共學社群或社團,他們有的用「南港傳奇舞臺音樂劇」去詮釋南港意象;有的藉「美學論壇」用繪畫詮釋,也有的用「走讀導覽」詮釋;那我們創新數位服務社能夠用什麼方式來詮釋呢?那時候團隊就開始思考,我們要用什麼方式去詮釋屬於我們自己的地方知識。
當然那時候最直線的「數位應用」想法,大家想到的就是「架網站」,所以那時候團隊在短時間內就打造出一個地方學網站。設立網站的難度高不高,實在講,在數位快速發展的今日,它雖有點門檻,但是難度並不是太高,我們只需要運用一些數位工具,就可以把網站建立起來。但是問題是,網站建立起來之後,網站裡面有什麼內容,網站裡面提供什麼知識,就是剛剛講的,你放在網站裡的資料,別人認不認為那是知識?你放在網站的資料,別人認不認為那是文化?別人為什麼要到這裡來看,只因為那是你自己說的南港文化,但是閱聽大眾認為呢?
所以當時網站在運作、推展的過程中間,社團的文化服務開始有了調整的想法,這當然也是因為遇到一些問題,團隊開始有一些檢討,思考我們的地方學網站到底是為誰而設的,要給誰看的。在我們的檢討裡面,體認無效益的資料太多,但是故事太少,因為內容大多沒有什麼故事性,因此我們就希望能把資料串接起來,將它變成故事,即是要從點串連成線。
從點變線,講起來容易,但是做起來並不容易,那時候我們也去參訪了一些成功的案例是怎麼做的,如何去把地方的元素,把它串成線。111年時我們也曾參訪過「星濱山」的經驗,在基隆的正濱漁港,他們就是將漁港一側的牆面,塗裝出各種顏色,馬上成為網美打卡點,一大堆人擠上去看。但是來的人變得多了,其實跟正濱漁港的漁業發展沒有什麼直接關係,他們的漁船不會撈的比較多,而它的特殊意義是要讓地方環境、歷史與生活的交錯作用被看見。回到實務上,星濱山它有它的條件,我們能不能學習?團隊中很多的人會說我們沒有辦法學習,因為南港雖然有「港」字,但是我們不是漁港,我們不能學習。
事實上,我們看到星濱山團隊持續推動了很多計畫,包括體驗經濟、文創產品、設計服務等,這連結到剛剛講的,我們到底是為誰而設計這個服務,我們要解決什麼樣問題。星濱山當初想要對策的問題是面對正濱漁港的沒落,期許慢慢地再把它振興起來。「把漁港整個區域振興起來」是他的因,所以它主要是在這個地方,將很多個點形塑成一些類似像藝文展覽的博物館,藉一些故事性的主題,把它們串連起來之後,就能把地方的文化意象帶進來。
我們回頭來看看我們南港有什麼,南港也有一個北流無圍牆博物館的場域概念,北流無圍牆博物館走讀路線,有去走過這段路嗎?能覺得到它跟南港的常民生活有什麼關聯嗎?它那裡面非常漂亮,但是,場館內開放的時間不長,文化館要到上午11點開門,夏日時分等到開門時室外已經很熱了,人們一進去吹冷氣就不想再出來,所以場館往往就是流動的終點。我不是說沒有人想走,它的確是一個很好的設計,但對我們來說,它其實跟我們南港在地常民的生活能如何連結是一個問題,它的故事性需要由南港的產業發展一段一段的連結過來。
所以團隊那時候就開始想,要講南港在地的故事,我們要找到一個能夠詮釋南港生活的一座無圍牆博物館,能移除博物館外部高牆的東西,其實是什麼,我個人覺得是「溫度」,不是因為天氣太熱的氣候溫度,而是我們心裡感覺的溫度。人們經常是對習以為常的場域,它就算是開放圍牆你也看不見,但習以不為常,生活周邊所看到的很多的尋常空間,你也可能視它為一個博物館,譬如南港路上的林得勝商店,一般人在經過的時候都覺得他只是一個很普通的老舊商店,但是當你把它放在南港文化裡面來看的時候,他就是個文化故事。
這時候團隊開啟了一個能力建構的轉折,就是我們將剛剛要講的故事,把它串聯到我們日常的生活空間,從生活空間裡面去講我們自己的故事。如同前面提到的閱聽人「感覺不到溫度」,是因為我們大都在講別人的故事,我們現在希望讓參與者講自己的故事,當你講自己的故事,自然會有溫度。故此社團也開設一些社群媒體製作能力養成課程,幫助參與者開始用影音紀錄的方式講自己的故事,當影音拍攝成果展示的時候,也讓大家看到了一些有感的故事。
譬如「南港明珠串」的故事,南港明珠是什麼,不是在講南港輪胎廠區改建的那個「世界明珠」,故事中的明珠講的是南港的埤塘,當南港的埤塘在月光的映照下,由高處看塘水在夜裡呈現出皎潔的月光,就像是大地上明珠一樣。但是因為現在南港的埤塘都已經慢慢地消失了,藉故事的敍說期能保存這些埤塘、復育濕地,因此提出一個名為「南港明珠串」的想法,將南港及周邊的埤塘串連起來。故事中改變的是什麼,改變的不是月亮,改變的是地方生活的希望,這是地方知識的詮釋,也是我們要講的故事。
另一個故事例子是中南老街,南港在地人應會熟悉中南老街,現在去看,老街、老街,老到接不起來了,為什麼,因為它一段一段的,該拆的拆,該改的改,所以也就發現,再去看老街的時候,走在這個街上的感受,除了破舊之外,很難發掘到文化的氣息,很多參與者覺得這裡已經沒有故事可講,但是它明明是條老街。因為這個階段它正在經歷改變,地方的東西會拆除,地方會改變,但是之前留下的照片,可以被數位保存下來,所以團隊這時候就會帶到為什麼要推展GIS故事地圖,因為GIS故事地圖可以幫我們把地方的時間和空間帶進來。
來看一下時間和空間的對照,相隔60年的兩張空照圖,一個是1956年,一個是2016年,看到這兩個最大差別在哪裡,河道的改變,及1956年的三重埔埤、新莊子埤、後山埤,在2016的圖中,都明顯改變了,1956年的後山埤埤塘其實就佔了現在南港公園的全區,講南港公園的故事其實可以說是後山埤埤塘的故事,它是有一個層疊累積的關係,我們透過GIS的學習,可以做故事的累積。故此團隊再做能力建構的轉折,把GIS的應用能力帶進來,希望社團成員有能力來製作GIS故事地圖。
社團開設「GIS故事地圖」課程,協助參與者結合一些南港的資料,透過走讀的過程,開始把空間資料轉譯到GIS故事地圖的協作平台上面,透過一些歷史地圖的套疊及點、線、面的資料,把它們記錄下來。團隊也配合整理相關圖文,將其中感覺有趣的,或是經驗過後的走讀資料,把它們包裝成「數位走讀」的網頁樣態呈現。
當團隊可以藉由GIS故事地圖提供線上走讀服務,我們發現用數位服務來看這件事情,數位走讀的好處是什麼?數位走讀的好處是「不用出門嘛」,對不對,那數位走讀的壞處是什麼?數位走讀的壞處也是「不用出門嘛」,對,因為如果人們都不出門了,南港的地方創生還發展什麼,大家在網路上看一看就結束了,所以我們希望人們還是能夠實際進到南港來,所以還須要再把數位走讀服務往前進一步。
再進一步是什麼呢?團隊想方設法的去找一些玩法,讓人們願意進到南港場域,因此開始推展「虛實整合的社區體驗」,就是要設計出有議題、有玩法的故事。議題來自對地方的認識,而加入玩法的目的則是讓更多原本可能比較不是那麼有興趣的人,能透過遊戲的參與,讓更多人加入在這件事情上面。因此團隊開設「社區實境遊戲」的課程學習,這是團隊正在做的,要把人帶進來,這也是社團現在所做的地方知識運用。
把剛剛幾個能力建構轉折串在一起,比較容易理解,第一個轉折是從用網站資料說故事要串連到人們去講自己的故事,我們有一些社群媒體應用的學習;除了講自己故事之外,剛剛講因為有些故事的實體現場已經不見,我們可以透過GIS地圖去把它們串聯回來,透過GIS故事地圖,得以跨時間、空間的去講故事;再來的轉折就是當走讀數位化之後,不是只有數位走讀的線上服務,我們希望人們能走到現地場域來,我們再將地方知識串接到社區實境遊戲做應用。創新數位服務社現在四個能力都在建構,四項服務都在推動。
最後要講的就是,聽起來感覺團隊好像把服務搞得很複雜,要把那所有的東西都學會,從加入社區大學學起,可能人已經到了失智年齡還不定全部學成。其實,我們沒有要每一個人去把每一件事情都學會,團隊整體的能力需求是這樣,其中資料探索、田野調查,其實每個人都是資料收集者;然後創意思考,去想一些跳脫框架、不平常的事情,大家一起來討論;當然必要的時候,我們必須藉助一些數位工具來幫助我們。就以社區實境遊戲製作來講,社區實境遊戲成員裡面,包括了故事的設計、角色設計,遊戲關卡設計、美術設計、程式應用,還有甚至遊戲運作的時候的維運人員,這些人員的能力需求都不一樣,不需要每個人都具備有所有的能力,這是需要一群夥伴的協力,各自發揮所長,就能夠把事情做到,也就是說,創新數位服務社需要各樣人的參與,你不需要全部都會,只要有熱情就歡迎您一起來協力共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