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地景走讀—找尋南港記憶

  自從1992年的世界遺產公約(World Heritage Convention)中正式認定文化地景(cultural landscape)是屬於文化資產的一類,並列為保護的對象後,文化地景近年來在台灣逐漸成為都市規劃、建築、景觀及人文地理學等學門所關注的主題。文化地景被視為一種反映了地方文化的景觀,由於其文化上的意義而值得被保存。新版文化資產保存法中也列入了文化景觀這項,將文化景觀定義為:「指人類與自然環境經長時間相互影響所形成具有歷史、美學、民族學或人類學價值之場域。」

南港的文化地景

(一)埤塘是先民日常生活所依

  南港位於台北盆地東緣,南倚南港山系,北伴基隆河,清乾隆初年始有漢人到此墾植,種植水稻,由於南港地區大部分屬丘陵地形,不適合興建大規模水圳建設,水利灌溉系統大多以埤塘為主,其中以後山埤、新庄子埤及三重埔埤並稱為南港三大埤塘,後山埤灌溉範圍最遠可到現今松山火車站附近;新庄子埤灌溉範圍西至南港路三段與成美橋附近,東至南港火車站、重陽路之間;三重埔埤灌溉範圍可至現今現今的南港展覽館一帶。

錫口養生院及新庄子埤,1916年
照片來源:臺灣記憶 http://memory.ncl.edu.tw/
新庄子埤現況,2024年

  直到光復之初,南港仍是農村風貌,豐富多樣的埤塘、水田、水圳、草澤、湧泉、溪流…等令人心曠神怡的濕地景觀,日治時期在此設立錫口養生院,為臺灣第一個結核病療養院所,因當時結核病感染沒有治療藥物, 只能選擇空氣清新,風光明媚地方,以隔離及自然療癒的方式治療肺結核,而南港新庄子埤景色優美,很適合結核病患者安心在此養病,如圖中可從錫口養生院瀏覽新庄子埤的美麗風光。而新庄子埤是第一個有古文書記載的埤塘,也是台北市唯一未經人工化土堤的埤塘,加上周圍少受人為干擾的淺山林相, 處在這裡有清澈寧靜的感覺,可說是靜謐之氛圍,現在新庄仔埤雖列為地方級的重要濕地,但埤塘一邊被軍方管制,而另一邊屬私人土地,因法令限制無法開發而放置不管,埤塘缺乏管理,不但汙染程度高,也有陸化的跡象。

南港公園,2024年
後山埤水域,2024年

  後山埤現存於南港公園內,是三大埤塘中唯一可供人隨意進入與休憩的場所,現今的後山埤是一 U 字型狀的水塘,埤塘周邊的環境,動植物生態豐富,因鄰近南港山林,因此生態連成一氣,臺灣藍鵲、翠鳥、綠頭鴨、小白鷺等鳥類,在此都可以見到蹤影。

三重埔埤生態池,2024年

  三重埔埤是南港三大埤塘中,唯一完全位在軍事管制區內的埤塘,人民不得隨意進入或開發,因此該地區的生態或特殊的人文景觀得以保存,埤塘也因202兵工廠的人為開發,使得水域面積減少;2010年發生作家張曉風因中研院利用兵工廠土地,開發「國家生技園區」,投書總統馬英九,禁止濕地開發,以保留台北「第二肺葉」事件,三重埔埤因而聲名大燥,目前園區保留14公頃生態保護區不作開發,並重建4公頃早期三重埔濕地復育區。

(二)古道是先民往來的足跡

  清光緒11年(1885年)福建安溪王水錦、魏靜時渡海來台,在南港大坑山區一帶種植茶樹有成,日治初期成為包種茶產製研究中心,為推廣種茶技能,日本官方邀請王魏二位擔任講師定期辦理講習會,1920年更擴大舉辦,持續十餘年,使南港成為包種茶產製重鎮,南港包種茶最興盛時期,栽種面積曾逹三百多公頃。

南港山蹤走親山步道地圖

  日治後期日本政府啟動軍工產業,南港山區煤礦、灰石產業蓬勃發展,開啟了南港由農轉工的歷程,故南港山區步道除了有先民來往錫口及深坑、石碇的淡蘭古道外,更有重要茶葉、礦產、行商及貨運輕便車道路,這些古道都留下了先民的歷史足跡,大坑茶山步道群,南港山蹤走步道,麗山橋口步道,福壽山更寮古道等均為自然文化景觀。

(三)港口、車站、老街承載先民榮華史

仔口舊址,照片來源:南港區志 2008年

  三重里的港仔口因位於基隆河岸,是南港最早發展的地區,但隨基隆河淤積而没落,目前只留遺跡。南港由河運轉向鐵公路運輸發展。

1887年劉銘傳興建鐵路及隧道,照片來源:南港區志 2008年

  台灣鐵路運輸始於清光緒年間劉銘傳興建的基隆到台北段,南港是其中一段,日治初期在現今市民大道及中南街口有供旅客上下車平台為第一代車站,1902年第二代車站位址移至現今東南街口,日治中期(1920年後)南港站已成為重要煤礦茶葉轉運車站;50-60年代南港積極發展工業,軌道數量不斷擴充,1986年南港車站遷移及新設貨運站;90年代都市更新,帶動車站西移及蓬勃發展,2016年高鐵「南港-台北」段通車,成為今日三鐵共構的第五代南港車站。

南港第二代車站,照片來源:南港區志 2008年
南港第三代車站,照片來源:南港區志 2008年

  隨著鐵路運輸的發展,車站附近街市,成為人文聚集之地,其中以中南老街及東南老街為南港歷史風貌保留較為完整的市街,而中南老街更是以往用運送煤礦至車站之輕便台車產業道路,靠近研究院路端有本地望族闕家祖厝德成居,現已被文化部登錄為歷史建築。

(四)古蹟及歷史建築為先民有形文化資產

王義德墓,照片來源:南港區志 2008年
松山療養所所長宿舍,2024年

  目前南港登錄古蹟之文化資產僅有王義德墓,該墓建於咸豐八年(1858年),歷時一百餘年,唯現址位於國防部軍備局202兵工廠內,屬於軍事管制區,非經申請無法進入。

  此外,南港經登錄為歷史建築者有八,依建造年代排列分別為闕家祖厝德成居、松山療養所所長宿舍、松山療養所宿舍、台電中心倉庫、南港瓶蓋工廠、南港煙囪、南港衛生大樓、傅斯年圖書館。

(五)寺廟教會是先民心靈寄託

玉成公園福德宮
基督教長老教會

  早期南港是農業社會,人對土地有特殊的情感,敬畏神靈與自然,因而衍生土地公的信仰,南港區信仰特色為土地公廟眾多,無論是舊莊茶山或南港街區,都有土地公廟庇佑往來旅客及守護居民,南港最古老的土地公廟是玉成公園福德宮。

  目前南港登記寺廟計有 14所,包含道教 12 所,佛教 1 所,一貫道 1 所;已辦理財團法人登記之教會 4 家,其中以1874年由馬偕博士所創立基督教長老教會之三重埔分會,歷史最悠久。

  另有未立案宗教場所約135 處(神壇 122 處,聚會所 13 處)。

文化地景是持續變動的人地關係

  「文化地景」最早是美國學者Carl Sauer所提出『文化地景是文化對自然地景作用形成的。文化是作用力,自然區域是媒介,文化地景是結果。』學者Jackson認為藉由這些文化地景,人們可以深入了解過去的歷史,而更應關心的是當代日常生活地景,像是街道、高速公路、商業帶、住宅、庭院…等,並運用日常生活地景來建立地方身份認同、連接社會關係、取得文化意義。

却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

  在漢人未到南港開墾前,平埔族散居各地區,過著漁獵遊耕的生活;清乾隆年間漢人到此墾植,種植水稻,一幅埤塘、水田、溪流…等農村地景;清末日治時期安溪移民帶來茶苗及製茶技術,南港成為包種茶原鄉,大坑山遍佈茶園景觀;日治後期南港煤礦、磚瓦業蓬勃發展,啟動了由農轉工歷程,呈現礦場、臺車、港口、車站繁華景觀;1950-1960年南港為發展經濟,大批工業廠房進駐,煙囪林立,空氣嚴重污染,帶來「黑鄉」名號。

  進入1990年,南港開始進行產業調整,經貿園區開發計畫,南港由原先工業區轉型為無污染高附加價值的軟體園區;接著配合三鐵共構的交通優勢,推行台北東區門戶計畫,其中包含五大中心(南港展覽館的會展中心,南港經貿園區的軟體中心,中研院的生技中心,南港車站的車站中心及台北流行音樂中心的新創中心),目前計畫已逐漸水到渠成,南港文化地景也隨之煥然一新!

  展望未來,如何運用文化資源,推動都市更新及老街重建,增進地方認同,重視生態復育及環境保護,融合在地的自然景觀特色,便利登山廊道,讓南港成為結合人文、生態、生產與生活的耀眼明珠。

許國昌
許國昌
文章: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