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落地形模型製作~枋堵厝聚落

  地形模型的製作方式是利用等高線圖切割出不同高度的地形範圍,再層層堆疊後形成高程比例相符的立體模型,以此具象化等高線的疏密,以及形狀是如何形塑出實際的地形樣態。例如,等高線間距的疏密形成緩坡與陡坡,間距愈疏代表坡度愈和緩、間距愈密代表坡度愈陡峭;等高線彎曲的形狀方向代表不同地形,V或U字型線條尖端朝向高處是河谷、朝向低處則是山脊等等。

  聚落地形型模製作過程中,透過自然與人文地理環境整合,更能仔細判讀聚落地形地貌與土地利用的關聯性,由此人地互動關係所發展的產業型態,進一步觀察居民住屋分布、方位、交通路線,連結到各種生活環境周遭的文化層面,也能增加對聚落環境議題感知與覺察。

  「枋堵厝聚落」位於臺北市南港區舊莊里,聚落範圍東至更寮溪、西至碧山橋(大坑溪河道轉彎處)、南至大豐山(也稱舊莊山)陵線、北界為大坑溪。以地理形勢而言,枋堵厝聚落形狀似橢圓形,軸線為西北東南走向,聚落生活空間範圍幾乎涵蓋整個大豐山東北向的山坡地,至大坑溪河岸之間,山頂標高153公尺為聚落最高點(圖一),枋堵厝聚落的地勢是西南高東北低,北與汐止區為界的大坑溪河道,由標高30公尺處向西緩降至碧山橋標高22公尺。

圖一、枋堵厝聚落地形圖

  「枋堵厝聚落地形模型」製作,除了空間環境觀察外,也能呈現聚落歷史脈絡的基礎,在考量地圖資料獲取的便利性,同時希望突顯近50年來的社會經濟發展歷程,以1970年代的時空場景與現況作對比。依據臺北市1969年版一千二百分一地形圖繪製當時的自然與人文環境,枋堵厝聚落地形圖(圖一)以大坑溪兩岸山谷邊坡到最近稜線為範圍,大致是北到汐止東勢坑、東到更寮溪、南到大豐山陵線、西到店仔口。

  基本立體模型製作所須材料及工具用品,包含等高線地形圖資、描圖紙、保麗龍珍珠板、保麗龍切割器或美工刀、切割墊、保麗龍膠、白膠、壓克力顏料、保麗龍漆、畫筆、透明膠帶、壓克力板(底座及邊框)等。製作步驟簡述如下:

(一)應用QGIS框定範圍,依所需比例輸出等高線圖

  底圖資料為1969年臺北市一千二百分一地形圖,等高線計曲線間距2公尺、圖例有地貌、土地利用及聚落建築物,還有輕便車軌道等。圖中每一方格的實際長寛為100100公尺,以大豐山頂為準,左右各3格合計7格、上3.5格下0.5格合計5格,列印成9張A4紙,然後依格線對準拼圖完成地形模型全圖大小長寬約9060公分,實際距離大約是700500公尺。

(二)以描圖紙描出所須的每條等高線

  立體高程依比例尺換算5公尺約為0.34公分,使用3mm的珍珠板再加黏膠,厚度恰可符合高程比例,故以描圖紙描出每5公尺間距的等高線,每條等高線繪於一片珍珠板,標註高程,再沿線切割出每5公尺的高程範圍。

(三)層層堆疊出高低起伏的地形

  每一片切割好的珍珠板依地圖高程數值的位置,對準格線與方位,由低至高逐片疊成立體,一層一層堆疊用保麗龍膠牢固黏合。同一高程可能不只一片珍珠板,須隨時對照地形圖,依據相對位置及高度,才不會產生誤差。

(四)依圖中地貌、建物、道路等,裝置彩繪出當時的地景

  基本立體模型完成後,依照1969年地形圖上的山陵溪流地貌、土地利用類型、房舍建物、交通道路等,另外也搭配1974年航測影像補充詳細的地景,包含稻田、樹林、草地、河流、道路(舊莊街二段、古道小徑)、輕便車軌、三合院、水泥工廠等。儘量用剩餘的保麗龍製作道具,實際建物「蓋」好模型上的房子再塗上色彩,用不同顏料分別不同土地利用類型及地貌。例如,藍色是溪流、古道用紅色描繪不同粗細的小徑、黑色顏料畫出輕便車道、深綠色是樹林、淺綠色表示稻田。

..

..

(五)製作標題、比例尺、指北、文字標示、底座邊框

  標題名稱、比例尺、指北,以及主要地物的文字標示,印製黏貼牢固,檢查位置準確真實與地圖相符,最後以高密度珍珠板加上厚度5mm的保麗龍板為底座,厚紙板墊底,四周依地形高度裁切黑色珍珠板封邊固定。

  地形模型製作對於踏察研究成果的意義,結合野外調查地方知識與美感的展現,將各種平面資訊立體化與視覺化,由自然地理環境與人文歷史脈絡的探尋,使踏察研究的過程更為直接及有趣。透過學員們同心協力發揮創意的實作過程,互相學習分享生活經驗,不僅能體驗聚落地形之美,也能觀察現況差異並且感知環境議題。

李麗玲
李麗玲
文章: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