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蔭 民 老師
臺北市南港、大安、松山社區大學環境課程講師
要跟大家分享的題目是「社大課程設計的設計」,「社大課程設計」表示這裡有三個元素,一個是「社大」,一個是「課程」,一個是「設計」。
社大課程設計的「設計」
限於篇幅,這裡我只談「設計」這個部分。我從90年一直到106年,幾乎年年都得獎,為什麼,因為我抓住一些東西,就是很重要的核心,或說是關鍵,我抓住了,很自然就獲獎。今天我不吝惜跟大家分享我「抓住」的是什麼。因為我希望大家都獲獎。
一個設計可分成兩個層面,一個是觀念,一個是技巧,我要跟大家談的是觀念。正如前面張教授舉雙語教育示範的例子,當觀念不對,也許做出來的東西表面一樣,但效果完全不同,但假如觀念對,其實技巧自然就水到渠成,所以我今天要跟各位談的設計,是我設計的觀念。
什麼是設計,「有計劃的做一些事情,朝向期待的……情況、目標、願景」,朝向你所期待的,你期待的未來式,或者境界。
社大期待的境界是什麼?下面說的也許有學員覺得好像在駡他,大家老師都知道,大部份學員希望好玩就好,同意嗎?他的境界就是好玩就好,管他社大什麼理念的。「好玩就好」不好聽,就叫陶冶。很多課程去了什麼地方,然後說陶冶什麼,其實就好玩而已,學員沒有期待。學員沒有期待,對老師好還是不好?好啊,輕鬆啊!拿同樣的鐘點費,何必熬夜搞東搞西,反正嘩啦嘩啦一堂課就過去了。學員若沒有期待,當然老師也輕鬆。根本就不需要設計,反正好玩就好。
作為社大老師如何看待對自己的期待
但是,作為一個社大老師,你只是順著學員的期待嗎?就算是一位制式教育裡的老師,順著學生的期待就好了嗎?我覺得這是要反過來問我們自己,學員期待好玩就好,但是我對我自己的期待是什麼,我們老師是否該有我們自己的期待?最近南港社大的團隊跟我談一個問題,接着我也到我服務的其他社大跟他們聊,發覺異口同聲,很多老師都在問幹嘛那麼辛苦搞公民週。當我得到這樣答案時,我自己都很訝異,我以為所有老師都應該知道。
社大老師可以想想,我的學員有多少報名公民週?這是事實,我們必須面對事實。公民週只是社大公民社會的起手式,有怎樣的老師才可能有怎樣的學生,假如老師都不知道公民週是幹嘛的話,那社大「公民社會」的教育怎麼起步?難道學員不在乎嘛,那老師也不在乎嗎?
但是我對我自己,對我的課,對我的學員有期待。我一直在南港、及其他社大開課。我開課開了兩年、三年後,學校要我去參加教育部的、教育局的那些評選,我就拿特優。我在這裡跟各位分享我的期待是什麼,為什麼我的課程會符合一個特優的要求。
我有期待:大角度與小角度
我有期待,我有大角度跟小角度兩個兩個方向。我也深信社大團隊也有同樣的期待,這個部分我跟社大團隊很符合。從大角度看,我不斷在問社大存在的目的。我的職銜中包括我是圈圈公司的圈圈圈,以我自己放在那個圈圈公司的時間來講,我賺的錢絕對比社大要多,但是我還是願意在社大苦幹,因為我有期待。
黃武雄老師在2008年說,社區大學賣兩種東西,一種叫「知識解放」 一種叫「公民社會」,都是臺灣社會沒有賣過的東西。有點幽默,不過也確實擲地有聲。社大賣兩種臺灣社會從來沒有賣過的,這對我們來講不是一個亮點嗎?賣東西如果賣到處都一樣的東西,你會賣的好嗎?你就是要賣人家沒有的東西,對不對?所以我們有機會參與到社大這邊來,這機緣太棒了!我們一起去賣一些社會上沒有的東西,這個才是我們在社大存在的價值,作為社大老師存在的價值!
從小角度看,我個人為什麼來社大?看不到的理念是因為我心裡存著我要達成的公民社會,所以我來。但怎樣實踐,總要拿個看得到的,具體的東西端出來呈現。我用我的課程作為「知識解放」的原料。我以最近的課程「沿著河流去旅行 新店溪篇」為例。(*註1)
張德永教授對社大教學精進提出的指標
剛好張德永教授在研習會的開始,就講到「社大教學精進與課程發展的理念與實踐」,指出人文、社會、自然、三類學術課程的內涵。要檢視人與人的關係、人與社會的關係、人與自然的關係。(我現炒現賣!)
學術課程定位與重點,包括1.追求知識的解放、2.建立以問題為中心的學習、3.藉由「經驗穿透」的學習、4.重視回歸問題本質的思考和探究。我感到字字珠璣,建議老師參考這演講的內容。可視為經營課程的指標。由於我的課程歸類為學術課程,因此就以此為檢視的指標。
課程緊扣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關係
我是搞水資源跟水環境的,我的課程沿著淡水河系、新店溪、基隆河、大漢溪走。新店溪近期就走了四個學期。系列一開始,課目叫做「臺北小孩找母親」,很多人都說淡水河是臺北的母親河,我說不對,新店溪才是臺北的母親河。作為四個學期課程第一堂的理論課。然後接續論述和例證都根據這架構舖陳。
這學期走新店溪的北勢溪,北勢溪是北臺灣重要的產茶區,所以我講一個專題,叫「茶山文化無盡藏」,然後依伴這個主題,延伸發展北勢溪系列課程。
課目「最後記錄十四張 小蝦米博大鯨魚」,新店的十四張,是新店溪畔一塊城市中僅存一百多公頃大面積,藴涵生態、人文、歷史、水文的綠地,卻在市地重劃下,莫名其妙的毀了。學員不只走野外,還跟着我去內政部營建署,小蝦米博大鯨魚,在推土機推平當下力挽一些珍貴的土地元素。
有一堂「隱者深山結草廬」,不少人都去過林家草厝,網上寫的儘是好走的步道、林家的茶好喝、打卡漂亮……等。那邊有我相信可能是臺灣最後一家還有人住在裡面的草房,走四十分山路回家,不遷走,不改建。我看到的是一種生活的方式,叫「堅持」。
再如「有機茶祖余三和」,跟「隱者深山結草廬」異曲同工。余三和是臺灣第一位種有機茶的茶農,我在他身上學到很多,原來有機茶不只是一種茶,更是一種生活的方式。用更高的視野看林家草厝和余家有機茶,看到人跟自然,人跟環境,呈現更深層的關係。
最後不嫌淺陋,提供兩個學期的課綱作為設計的例子給各位斧正,建議從下面三個不同層次的角度檢視:
一、整個課程的目標如何扣緊社大的使命。
二、每堂課相互之間如何與主題連結。
三、每堂課呈現的內容。
我看到很多自然觀察的課程,只談自然,甚至窄化到只談物種,並没有談到自然跟人的關係。社大學術課程要做什麼?你可以看到我每一堂課,緊扣著「人與人的關係」、「人與社會的關係」跟「人與自然的關係」發展。我事前不知道張教授演講的內容,但我發覺我經營課程的內容,跟張教授所講指標若合符節。
*註1 假如這門課叫「淡水河域田野調查」,保證開課時教室裡只有我一人,只好如此包裝。
*註2 欲看街頭力爭,請訪粉專「梁老師的城市水學」
連繫 梁蔭民 yin_min_liang@yahoo.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