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德 永 教授
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系教授 / 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學會理事長
我們社區大學現在的走向來講,朝向的是所謂的「博雅」取向的,當初的社區學院是強調「職業」取向的優先。可是就美國社區學院的概念來看,它是二加二的概念,就是它可以銜接學術的-大學的教育,然後它也有一個技職教育的成分在裡面,它也有社區教育的成分在裡面,是比較綜合版的。我們現在台灣的社區大學,基本上它是屬於博雅的,比較從社區教育的角度切入,不去談職業教育的成分,也不是談跟高等教育接軌,其實這個大家都非常的清楚。所以我們又回到說,這樣也無妨,因為這就是我們台灣社會多元發展的一種現象。社大老師在社區大學,我相信從事教學的經驗,可能有些已經都非常資深,有些可能在中間,有些可能剛進來,那不管怎麼樣,參與到社區大學裡面,其實就是融入你的生活、融入你的經驗、融入你的文化的內涵。當然在社區大學的教學裡面,一般來講他是定位在一個非學術性的,是一個比較強調社區在地文化經驗的,但是這些參與者,在兩、三年前「社區大學發展條例」通過之前,都是規定18歲以上的民眾,才能來讀社區大學,可是現在已經放寬到18歲以下,就是「全齡」的概念,它已經改變了。但是我想社區大學主要的成分,主要的學員對象,基本上是以成人為主,甚至現在已經邁向高齡化,這個趨勢已經在改變,但不管怎麼改變,基本的來講,社區大學所從事的一個教育,跟正規學校的教育不一樣的,它就是以成人學習者為主。
它有這些特質在裡面,包含說成人學習者是一種自我導向新的學習,所謂自我導向,就是他們很清楚他自己的生活經驗,他自己想學什麼,然後他用他的腳來決定,你的課程能不能夠存在,這個大家都非常的清楚。也包含是說,他來這邊是要學很多立即應用的東西,他生活經驗裡面需要馬上得到一個解答的東西,所以也很強調說是一種問題中心的導向。所以很多課程也比較想要說,怎麼樣在課堂上討論,在課堂上尋求一個解決問題的答案,這個都是社區大學實用性的一個特質,也符合我們講的成人學習的一個特質。
剛說了假使高齡化也放在這裡面的話,這邊也就簡單再補充一下,我們現在社大裡面,老師可能有一部分自己也在從事樂齡的教學。我們樂齡的部分,教育部在101年就公佈了樂齡學習專業人員的培訓的要點,到108年修正公佈,109年正式公佈,這個辦法叫做「教育部推動樂齡學習專業人員培訓要點」,所以對於整個現在全臺灣370個樂齡學習中心的專業人員,講師的部分,它有一套培訓的課程。這個已經是公佈在法律上面,已經實施好幾年,我現在負責的北區,就是在負責培養樂齡的講師跟樂齡核心課程規劃師。所以我現在這一陣子非常忙,宜蘭培訓完,金門培訓完,北區是在我們師大辦,涵蓋了很多縣市。我算一算我們現在的總量,已經有兩、三百人,所以這個能量非常多。但是現在這裡面有一個考驗,就是這些講師基本上因為他是可能直接跟教育部的證書有連結,證書的連結又跟鐘點費有連結,這個講起來,老師們心理會有不同感受,現在社大的講師鐘點費是多少,是統一的,未來有沒有可能去調整?這裡面問題比較大,在這裡就不多說,反正就是說,這種專業經濟的目的,其實可能會很多附加的價值在裡面。包含課程教學本身的品質先做好,品牌先做好,效能先做出來,未來其他的搭配的部分,慢慢再來思考。
我想我們社區大學老師也非常清楚,在我們1994年,李登輝擔任總統的時候,就已經由那時候的文建會提出來的,所謂的社區總體營造。我們一直以來,台灣就開始在那個本土化的一個教學課程實驗,還有整個社會的社區的活力裡面,從人、文、地、產、景這幾個面向來看,其實我們發現還是要以人為中心,所以以人為中心這件事情的重要性,今天講了很多產業的東西、景觀的東西等等,能不能以人為核心,這是非常重要。像現在科技一直進步,ChatGPT等什麼東西都出來了,所有的問題的思考,如果不能夠以人為中心,有很多的學習、很多的目的,可能就會偏離了。所以我想人、文、地、產、景的一些概念,在我們現在文化部所主管的業務,主要就是在社區總體營造的部分。可是社區總體營造後來所談的概念裡面,它已經涵蓋了所有的公私部門協力,在推動的整個台灣社區進步的一個過程裡面,都需要去思考的問題。
這樣的一個社區總體營造,基本上涵蓋的東西就包含了產業發展、社福醫療、社區治安、人文景觀、人文教育、環境景觀跟環保生態,這些議題我相信社大老師的課程裡面,不管是學術、社團、生活藝能等哪一類的專業的課程,是人文、社會、自然領域的哪一些課程,基本上已經在這個範疇裡面,特別是強調說社大的一個「在地性」跟「公共性」。很多課程的一個設計,我們現在學術、社團、生活藝能課程,本來在剛開始社大發展的時候,好像很偏重說希望把學術性的課程多開設一些,可是現在我們的概念上面,比較開放的去看待,沒有說學術性課程就一定代表品質比較高。因為我想我們現在所有的三大類的課程,它的彈性、它的多元、它的跨域、它的公共性與在地性,跟剛剛所講的跟生活經驗的連結,還有跟文化內涵的融合,跟我們社區總體營造很多元素都可以搭配在一起。
所以我們現在的社大,在每一個學期的第9週,都有所謂的公民週,或者公共參與週。我們後來在想,是不是一定要有一個公民週,是不是未來的發展是公民週根本不需要,為什麼?因為每天都在公民週,你上的課程都跟社區有連結對不對。所以公民週是剛開始覺得好像是那個時候需要推的,如果社大已經過20年、30年了,還要來一個公民週嗎?可能都要改掉了,所以有沒有想到這件事情,公民週的目的只針對,比如說來社大還不熟悉的、需要瞭解的,社大都已經10年、20年了,我們還來一個公民週,這個公民週的目的在哪裡?所以我有時候也想說,久了之後,這樣的東西會不會變成形式化,這可以思考,我就不需要有公民週了,公民週感覺上好像你不辦這東西,就覺得你少了什麼東西。這就跟我們現在節日一樣,節日好像也不能批評它,節日是文化傳統,節日就不要了可不可以,不要就不行,對不對?但是我們公民週,如果這已經是融入日常生活中的東西,公民週是不是可以換一個型態來展示,這個是可以來思考的問題。
好像我開始前面就講的一些,比較應該不是原來在我們課程教學研究要談的,但是我想我相信跟社大老師,在教學裡面都是很有關聯性的,我們現在又回到社大的課程的理念,我們還是會回到黃武雄教授剛剛所談的「腦、心、手的全人教育」的概念,來看我們所有的課程,所以我想剛剛把學術、社團、生活藝能這三大類科課程,所謂的打破,或者是一種融合,它是一種打破,它也是一種融合,他沒有說哪一類的課程特別優,哪一類的課程特別的不適合,或者是讓人家感覺那個品質比較差,沒有這個意思。所以學術、社團、生活藝能這三大類課程,人文、社會跟自然科學是屬於學術類;社團類的課程,現在有公共性跟非公共性;生活藝能大概有分作十類,生活、電腦、資訊、藝術等等,大概有十種,這個部分是現在我們的課程分類裡面,幾乎已經是全國一致化。因為課程資訊要公佈在電腦網頁上,所以後來那個分類設計程式之後,我發現現在分類這樣變成全國一致了。
但是我又有另外一個思考,這樣會不會到最後,全國的社區大學都長一個樣子,就是15類課程,這也是問題。但是就民眾端來看的話,我選課我要選什麼課,選那個老師的課,美術是放在哪一類的課,我很方便選,比較重要;你們分類長得一樣不一樣,對我來講沒有差別。這中間會有一些思考的問題,是一致性之外,我們有沒有差異性。所以我們來講這個教學精進、課程研發的概念的時候,邁入20週年,我們一方面做出來的東西的品質,剛剛又回到用商品來形容,不好意思,做出來、研發出來的東西是,基本上所有人在用的我都有,譬如說像車子來講,每一個人都能開的車子基本的品質都有,可是我還要再建立我的特色跟品牌,這一點如果說都長得一個樣的時候,比較需要思考的是要怎麼樣去創新,怎樣去未來的一個研發,這個部分的思考,確實是我們需要大家來斟酌一下。
社區大學我相信大家都很清楚,會去談到「知識解放」跟「公民社會」,然後再延伸到其他的一個理念跟目標,所有的課程裡面,是不是你也做到了知識解放跟公民社會。基本上我們只要在做一個教學,每一個老師剛開始的思考的那個模式,裡面都說學院派教授要能夠出來把這樣的一個知識把它白話。事實上社大教師所教的東西,基本上它也是抽象的東西,要把它整個生活化來應用,所以教師是作為一個叫做「轉譯者」,我們稱之轉譯者的概念。基本上這個部分就是所謂的知識解放的一種概念,可是這概念是不是可以再延伸到很多東西的作法,日常生活中的應用、社區活動的帶領等等,老師要走在前面,有很多東西,譬如說現在有很多所謂的我們叫做假知識,各類的知識都有,所以什麼是真知識,什麼是假知識,有時候已經搞不太清楚。因為有些很多東西的行銷,就混在裡面,然後會有很多多元的意識形態,在整個媒體裡面去運作。所以社區大學老師今天講知識解放這件事情,你會發現有時候沒有知識,反而是更好。就像現在手機你不太會用的人,反而不會被騙;那個一知半解的最容易被騙。我們大部分學很多新的東西,但我們都不知道東西亂碰亂按,按了什麼不知道,就送出去,就得付錢了。所以有時候知識解放這件事情,有很多討論的空間,或者是說,有時候黃武雄教授所談的,就是你要有完整性的知識,不是片斷知識,不是偏頗的知識,這樣的知識才能夠達到一個所謂的我們生活跟全人的人格發展。這些加加起來都告訴我們,知識解放可能不是一句話、二句話就把他帶完,所有老師課程裡面,有沒有知識解放這件事情,如果要這樣解釋的話,知識解放的範圍很大。你有在教學,有在做知識性的互動,都算是。你說你有沒有符合核心理念?有啊,可是這部分比較抽象,不太容易看得到。
另外在所謂的建立公民社會部分也是一樣,什麼是公領域、私領域?怎麼去劃分它?我們的日常生活討論,可能你看得到的,就是說公部門跟私部門很多方案的推動等等,在日常生活的時候發生很多很多事情,像現在最近要大執法,交通路口要禮讓行人,我們開車的人會不會在路口會稍微緊張一下,不曉得你的車柱會不會沒看清楚,被A柱擋住了,到底那邊有沒有人沒看清楚,前後左右要非常小心,所以這個還是很重要,不小心到時候荷包就失血。我們要講的是什麼,這東西跟你的生活有關係嗎,私人是你開車的習慣,公部門的就是說這些東西都跟行人,跟現在的法規有關係,像這些東西,都發生在日常生活中,當然這裡面的執行有沒有它的困難,法律是不是真的能夠像比如說現在科技執法,科技執法到底執法在哪裡,不知道,就是你要隨時看一下,不小心就被莫名其妙拍到了,其實對我們人的心理,是不是造成一種壓力,難道我們需要這些科技來控制嗎?科技的控制背後的是什麼東西?背後是非常嚴重的政府的角色。尤其是現在數位化之後,很多東西科技介入控制,達到很多很多我們私領域被公領域入侵的。所以有很多探討的事情,不是我們今天講說社大帶大家出去濕地活動,社大帶大家出去做社區關懷,我們公領域就做完了。公領域不是說所謂的順從式的教育課程,其實你還是有批判、你還是有學習、你還是有思考,所以我們要瞭解這件事情。
所以我覺得這些東西,在我們的三大類課程裡面,這邊我們簡單再提一下,你有了這些知識的完整性,你才知道思考問題背後的東西,今天我們講數位就有非常多東西,是在一個框架裡面受到了控制,控制背後的是政府的權利的問題,任何一個國家都會有這種思考,全世界現在都在討論這樣的一個議題。所以數位的發展的過程裡面,有多少是我們可以去做一個批判反思的部分,所以我們想說學術性課程的一個思考,特別是講到剛剛講知識解放與問題為中心,還有就是說所謂的經驗穿透式的學習,我們也把經驗學習放到成人教學裡面,去思考怎麼樣從抽象到問題,再討論到具體的,所謂的學習流程。然後我們也看到說,剛剛講的一些比如說資訊、交通、生活中發生的各種事情,在現實的環境裡面,如何幫我們解決問題。所以我想學術性的課程,真的是非常值得我們去做進一步的思考,作為我們很多知識的底蘊。
再過來就是所謂的社團性的課程,剛剛我們有特別提到說現在的分類是公共性與非公共性,其中想到一件事情,請問公共性與非公共性怎麼分?有沒有人有辦法一下子就講出那個重點?老實講我也沒辦法這樣子講出來,所以只要你講的能夠把它理念搭配闡述的越清楚的,當然你的重點就能夠凸顯出來。所以基本上來講,我們社團課後的學習,各種課後的學習加強版的,都是屬於學習性或聯誼性的,都不是公共性的。我們是可以理解的,公共性一定會跟關懷的、跟議題的思考有關,跟社區的實踐有關,比較強調那個主動性的東西。所以基本上來講,我們現在所講的社團的課程,已經是廣義的。公共性或非公共性都算社團,你不能說有學習型就不算。我哪一天有可能出去做一些社區議題,還是可能延伸出去,對不對?所以這個社團的課程基本上還保留了一種叫做自主學習社團的概念,它可能是非公共性的,可是它強調了成人的自主學習。所以可能要瞭解一件事情,公共性跟非公共性如果一定要這樣劃分,就是說因為現在在評鑑,評鑑的時候,不管是誰說為什麼你的社團是比較優,你告訴我說我是有公共性,可是沒有公共性不代表這社團不優。所以我們又用另外一種意識型態去評鑑社大的時候,社團是不是優,公共性跟非公共性的意思是在這個強調公共性之下來看,非公共性就感覺上就比較不優,可是並不代表我這個社團就是學得不好,或者是教得不好,都跟那沒有關係。
所以我想社團性課程剛開始,很強調跟在地的專業組織的連結,很強調剛剛講的所謂的社團自主學習,沒有上課,可是我們學員自主的學習,所以這件事情就回到我們社團性課程的一個自然性的一個發展。這種自主的學習其實到我們的樂齡裡面,現在也有一個叫做高齡自主學習團體帶領的培訓,另外就是一般的樂齡中心或樂齡大學,他在開課之餘,我們學員覺得這個課程不錯,想要利用學校的場地或者社區場地自主的學習,並不一定有老師來教,我們就是自己組成一個學習團體。所以我覺得回到一件事情上來看的話,所謂的社團性課程,在這裡面的,不要忘記,就是原來在論述的時候,其實都有提到這些概念。而我們在看社團性課程,如果只用公共跟非公共性來看,那不是絕對唯一的標準,只是在目前社大強調在公共性實踐的過程裡面,把這個指標拉出來的時候,就會把你切成兩種,公共跟非公共性。這個部分也是要讓我們的瞭解一件事情,是當我們在走向社大的主要發展方向的時候,好像是它把我們的引導一個只有一條路可以走,其實不對,我們教育是多元的,我們還是要保留老師們的創意,保留我們所謂的專業跟非專業的跨域的合作學習,這個是非常重要的。